委中穴
Wěi zhōng
归经:膀胱经
取穴方法:
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,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,即膝盖里侧中央。
委中穴(腘中,郄中,血郄)解析:
(1)委中。委,堆积也。中,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。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,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,在本穴为聚集之状,故名。
(2)腘中。指本穴所在部位为腘窝横纹处中点,故名。
(3)郄中。郄,孔隙也。中,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。郄中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聚集,出入缓慢。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,在本穴为聚集之状,气血的输出输入皆较缓慢,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,故名郄中。
(4)血郄。血,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。郄,孔隙也。血郄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膀胱经水湿吸热后的气化之气,亦即是血的气态物。
(5)膀胱经合穴。本穴物质为膀胱经气血汇合而成,故为膀胱经合穴。
(6)本穴属土。属土,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特征。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,在本穴为聚集之状,有土的不动之义,故其属土。
附注:足太阳经所入为“合”,合穴,属土。
委中穴意义: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。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湿热水气,亦即是血的气态物。
运行规律:大部分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,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委阳穴。
功能作用:分清降浊。
主治疾病:
腰痛,下肢痿痹,腹痛,吐泻,小便不利,遗尿,丹毒。
坐骨神经痛、小腿疲劳、肚子疼痛、脖子酸痛、腰部疲劳、臀部疼痛、膝盖疼痛。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。
〖人体穴位配伍〗 配大肠俞穴治腰痛。
〖治法〗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。
〖生理解剖〗 在腘窝正中,有腘筋膜;皮下有股腘静脉,深层内侧为腘静脉,最深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,正当胫神经处。
取穴方法:
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,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,即膝盖里侧中央。委中穴位置见下面高清大图动画显示:
下一页 真人示范 图解如何找准委中穴
如何找准穴位–委中穴
这一篇来说说委中穴。古语说:委,委曲顺从,亦卧倒之意。中,指中间。即俯身卧倒曲膝关节而在腘窝之正中取之。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。
委中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,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。古人云“腰背委中求”,委中穴虽然位于腿部,却是治疗腰痛、坐骨神经痛等腰背部病症的主穴。
精确定位:委中穴在膝后区,腘横纹中点。
取穴窍门:膝盖后面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处,即是委中穴。
一按就灵:无论是腰痛还是背痛,用食指指腹用力向内揉按委中穴,每次左右两侧各揉按1-3分钟,可使疼痛即刻得到缓解。
小贴士:委中穴具有很强的祛风、活血、清热、解毒作用。尤其是遭遇各种急性病症时,此种作用更为明显,甚至可取穴放血,但因穴位深处为动脉、静脉、胫神经,指压力度不宜过深、过强。
下一页 委中穴的养生功效和按摩保健方法
导读:按摩委中穴的作用与好处:提高性 欲、丰胸美乳、治疗膝盖疼痛、腹痛、小便不利、遗尿、丹毒等。委中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,怎么找?本文图解委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。
【委中穴位位置图】
【图解委中穴位的位置】
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,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,即膝盖里侧中央(膝盖后面的直线中间叫做委中穴)
腰背委中求,腰和背部发生疾病,如:腰酸背疼。
委中穴的准确位置:在我们弯曲腿部时,膝关节的背面也就是凹陷处,最里端的正中点。委中穴对我们的腰酸背痛治疗效果非常好。
委中穴自助按摩法,两腿上的委中穴各按五十次,站起来以后,就能感觉非常轻松了,压力就完全消失掉了。
【按摩委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】
1、消化系统疾病:治疗腹痛、急性吐泻、急性胃肠炎、肠炎、腹痛等;
2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:治疗小便不利、遗尿、尿潴留等;
3、精神神经系统疾病:治疗坐骨神经痛、脑血管病后遗症、癫痫等;
4、皮肤科系统疾病:治疗丹毒、湿疹、风疹、荨麻疹、牛皮癣、疖疮等;
5、运动系统疾病:治疗下肢痿痹、腰背痛、风湿性膝关节炎、腓肠肌痉挛、小腿抽筋、脖子酸痛、臀部疼痛、膝盖疼痛等;
6、其它:提高性 欲、丰胸美乳等。
【温馨提示】
按摩委中穴的手法:
1、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,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,一压一松为1次,连做10—20次。 2、两手握空拳,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委中穴,连做20—40次。
3、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,顺、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。
4、摩手至热,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,连做30次。此外,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,在这段时间刺激委中效果更好。
刺法:直刺0.5~1寸,局部酸麻胀重,有麻电感向足部放散。
灸法:艾炷灸或温针灸5~7壮,艾条温灸10~15分钟。
特别注意:对于体质素虚、精血不足、病久体衰、孕妇、贫血、一切虚脱之症和习惯性流产、失血、易于出血的病人禁用。
养性作用:膝盖后方的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延伸到这里,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,能提高女性的性 亢奋度,同时对缓和紧张情绪引起的性 欲下降特别有效。
下一页 委中穴的临床应用
【临床应用】
按摩委中穴缓解腰腿痛、腿部酸麻等疾病
屈腿时,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,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。在针灸的“四总穴歌”里提到“腰背委中求”,可见,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。
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,一点一放,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。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,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,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。
【腰痛】
主穴 阿是穴 腰眼穴 肾俞穴 委中穴
配穴
寒湿腰痛者,配腰阳关穴;
瘀血腰痛者,配膈俞穴、次髎穴;
肾虚腰痛者,配命门穴、太溪穴;
督脉病证者,配后溪穴;
足太阳经证者,配申脉穴或养老穴。
方义 近取阿是穴、腰眼、肾俞疏通局部经络气血,通经止痛;肾俞又可补益肾气,灸之能去除寒湿;“病在腰者取之腘”,故取委中以疏通足太阳经气,为治腰背疼痛之要穴。
【疔疮】
主穴 灵台穴 身柱穴 合谷穴 委中穴
配穴
根据患部所属的经脉循经取穴,如发于面部者,属手阳明经,配商阳穴、内庭穴;
疏少阳经者,配关冲穴、足临泣穴;
疏太阳经者,配少泽穴、足通谷穴;
发于手者,可配足部同名经腧穴;
发于足者,配手部同名经腧穴。
如系红色疔,可沿红丝从终点依次点刺到起点,以泻其恶血;疔疮走黄伴高热者,可点刺十宣或十二井穴放血或针刺水沟穴;伴神昏者,配水沟穴、关冲穴、内关穴。
方义 督脉总督诸阳,灵台为治疗疔疮经验要穴,配合身柱有疏泄阳热火毒之功;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,阳明经多气多血,在三阳经中阳气最盛,故泻之亦可清阳热祛火毒,对面部疔疮更为适宜;疔疮为火毒蕴结血分之急症,委中又名“血郄”,刺之出血可清泻血热。
【丹毒】
主穴 大椎穴 曲池穴 合谷穴 委中穴
配穴
热毒挟风者,配风门穴;
热毒挟湿者,配阴陵泉穴、内庭穴;
热毒内陷者,配十宣穴或十二井穴。
方义 阳气过多则为热,热甚则为火,火盛则为毒,故清火毒必当泻阳气。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,在三阳经中阳气最盛,故本病当取阳明经穴为主。大椎为督脉与诸阳经交会穴,曲池、合谷为手阳明经穴,三穴同用可泻阳气而清火毒;委中又名“血郄”,凡血分热毒壅盛之急症,用之最宜。本病病位在血分,诸经穴及皮损局部点刺或散刺出血可直接清泻血分热毒,使热毒泻出则丹毒自消。
【疟疾】
主穴 大椎穴 间使穴 后溪穴
配穴
温疟者,配曲池穴、外关穴、陶道穴、商阳穴;
寒疟者,配至阳穴、期门穴;
疟母者,配痞根穴、章门穴、肝俞、肝俞、脾俞穴;
高热者,配十宣穴、委中穴;
汗出不畅者,配合谷穴;
呕吐者,配内关穴、公孙穴;
腹痛腹泻者,配天枢穴、气海穴、足三里穴;
神昏谵语者,配水沟穴、中冲穴、劳宫穴、涌泉穴;
烦热盗汗者,配太溪穴、复溜穴;
倦怠自汗者,配关元穴、气海穴;
唇甲色白者,配膈俞穴、脾俞穴、三阴交穴。
方义 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,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,有截疟的作用,为治疟之要穴;后溪属于手太阳小肠经,又通于督脉,能宣发太阳与督脉经气,驱邪外出;间使属于手厥阴心包经,厥阴与少阳相表里,故可疏理气机,和解表里,引邪外出,也为治疟要穴。三穴合用,共奏通阳祛邪之效。
这篇人体穴位查询《委中穴的准确位置图,及作用与好处》,目前已阅读次,本文来源于人体穴位网,在2021-09-18 00:00发布,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,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