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打疫苗要注意哪些问题_穴位养生
  1. 人体穴位 > 穴位养生 >

打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打疫苗要注意哪些问题

文章概要:很多宝宝打完预防针之后的会产生一些发烧的症状,这些主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。有些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,大多数是低热,一般不用特殊处理。宝宝体温在38.5℃以下,用物理降温方法即可。如果发热太高,超过38.5℃,可服一些退热药,必要时需到医院请医生处理。下面一起看看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。

一、疫苗发烧后怎么办?

  防疫针是由细菌、病毒或其毒素制成的。虽然这些致病因素已经灭活或减毒,但它们是一些异性蛋白质或抗原物质,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。因此,婴儿接种疫苗后,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,其中发烧是最常见的反应。此外,随着年龄的增长,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,发烧会更加强烈。

  对大多数婴儿来说,低热更为常见,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,1-2天后自行缓解。也有少数婴儿反应强烈,有时体温超过39°C,可伴有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,此时应休息,注意补水,可用温水洗澡,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儿童退烧片、美林、百服宁等退烧药。如果注射后2-3天仍有发烧,可能会继发感染,紧急情况下去医院。

  一般情况下,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发热,低于38.5度,但有些情况可能会超过这个温度。如果接种疫苗引起发热,可以退热,不需要口服感冒药。但也有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疫苗接种后病毒感染引起的。所以这个时候看看有没有流鼻涕、鼻塞或者打喷嚏等感冒症状,或者咽部有没有充血。如果有这些症状,可以口服感冒药。

二、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要吃药吗?

  婴儿注射后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,所以婴儿注射后发烧可以吃药吗?

  如果母亲想采用家庭护理的方法,她可以这样做。

  1.可以先喂点药:喂阿奇霉素,按宝宝体重喂,消炎。

  补充水分:用果汁、淡茶、冷开水等,充分补充宝宝的水分;

  3.处理汗水:仔细擦拭汗水。如果衣服湿了,你必须把它们换干净。然而,频繁更换也会使婴儿感到疲劳。你可以用更大的纱布垫在衣服和皮肤之间吸汗来更换纱布。

  4.冷却热量:用酒精或温水擦拭婴儿的手掌、脚心、腋窝等部位,冷却婴儿的热量。

  婴儿接种疫苗后会发烧。关键是接种后的反应观察。发烧是正常的,但不能超过38.5℃;如果发现过敏,下次接种疫苗时要小心,甚至停止接种疫苗,或者更换另一种剂型。少数儿童注射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反应,一般在38.5度以下是正常的,多喝水,不超过2天就能自行缓解。也有一些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偶尔会感冒,情况更严重,需要去医院治疗,然后对症治疗。

三、接种疫苗前后要注意什么

  疫苗与我们的健康有关,特别是在去年病毒疫苗流出后,疫苗是为了预防疾病,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很多事情,如注意疫苗前了解基本知识,注意不良发生等,那么疫苗前后应该注意什么呢?

  1.接种前后不要吃热饮

  接种疫苗后30分钟内不能吃高温高热的食物和饮料。接种白破疫苗后,如果接种部位硬化,可以在接种后第二天用毛巾热敷,帮助硬化消退。

  2.接种疫苗后注意按压止血

  接种疫苗后,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,直到不出血才能取出棉签,不能揉搓接种部位,以防感染。

  3.接种后注意留观

  当我们接种疫苗时,不要立即回家,在疫苗接种场所休息约30分钟,以防止身体不适。如有高烧、腹泻等不良反应,请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。

  4.注意不良反应

  接种疫苗后,如果身体有轻微发烧、食欲不振、易怒等,不要太担心。这些反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动消失。但如果反应剧烈,持续时间长,应立即去医院。

四、家长在接诊过程中如何配合

  1:为了避免婴儿在接种事故时挣扎,父母应与接种人员密切合作,避免因儿童挣扎而造成事故,如针头脱落、针头断裂、疫苗接种过深。如果卡介苗接种过深,如果不及时治疗,往往会导致局部溃疡和严重的淋巴管、淋巴结炎。给孩子们带来不必要的痛苦。

  2:疫苗接种后不按摩局部,请不要按摩,因为疫苗接种部位一般较浅,特别是皮肤注射卡介苗,按摩往往从针孔挤出注射疫苗,不能达到所需剂量,影响免疫效果。如果卡介苗是通过皮肤划痕接种的,它必须在细菌干燥后才能穿。

  3:服用糖丸时,应特别注意服用脊髓灰质糖丸活疫苗时,不要用热开水服用,否则会降低效率甚至灭活,让孩子咀嚼或碾碎后用冷开水服用;如果孩子吐出糖丸,应该补充。最好不要在服用糖丸前后1-2小时内喂养孩子。

  4:帮助婴儿缓解注射疼痛,转移注意力:为孩子准备一些小玩具"分心",例如,婴儿心爱的玩具,如娃娃、机器人等,可以从注射中转移注意力。

  5:母亲的触摸和安慰:注射时,父母必须陪伴婴儿,触摸他,轻轻鼓励他。别以为他不明白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亲戚的语言和身体安慰与孩子类似"情感镇定剂"的作用。

这篇穴位养生《打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打疫苗要注意哪些问题》,目前已阅读次,本文来源于天医健康网,在2023-08-19 00:00发布,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,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。

  • 上一篇:血清素低的症状 怎么增加血清素
  • 下一篇:男人究竟有多介意女人的毛